查看原文
其他

“大世界”连接“小课堂”,与学生轻松“玩转”地理

2016-05-25 星教师


李京燕


北京市第四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地理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

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学地理教学教案评选优秀教案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教师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和奖项。出版个人著作《学教断想》。




“大世界”成为“小课堂”

立足社会的课堂,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应用型知识,更收获了态度、情感、价值观、意志品质、坚持、责任等非智力情感。


社会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今天的学习必须放眼明天的社会发展。但是学生很难有机会在社会‘课堂’学习,因此,校园小课堂必须拓展,从而打破学生对学习认识的局限性。当推向社会的学习与校园环境学习有机结合时,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就会超越“接受、考试”等狭隘的认识了。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想方设法将课堂搬进大自然中去。


“四勤五分田”

2007年10月,在北京四中科技实验楼的西侧出现一块小小的试验田,在此后多年的时间里,这块仅有25平方米的土地上种植过小麦、玉米、黄瓜、西红柿、水萝卜、辣椒等多种农作物。这块试验田名为“四勤五分田”,取义“通过耕种农作物”,让学生们不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当初这块本应是草坪的地面20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破旧的自行车棚,为了使校园看上去更整洁和美观,学校刚刚把它整治好成为草坪,实在舍不得铲掉。但在我和学生的“执著要求”下,“四勤五分田”还是诞生了。

那段时间,学生们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在试验田里劳作到六七点才走。虽然很辛苦,但这是这些孩子生平第一次与土地亲密接触。通过亲自翻地、松土、筛土,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泥土产生了感情,必然对自己亲手耕种的植物倍加呵护,能够感受到人体和微生物的共生,他们的世界不再局限于书本。

除此之外,节水灌溉、垃圾处理、预防病虫害等问题,成为学生们在种植的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虽然他们可能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是经历过这些的学生,在他们的脑子里就建立了‘真实践’和‘假实践’结合的场景。通过了解这块真实存在的土地的情况,使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有了接轨,从而学生们懂得了,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才是学习。

我希望通过种地,让学生们能够感受人与自然合作创造“农作物艺术品”的过程,懂得生活处处皆学问。而他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解决现实问题,必须把前人的经验积累起来,于是学生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学习的欲望。一旦他们想去学了,那些作业和考试就不再是负担了。


“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

从很早以前开始,我就有一个梦想——在北京四中创建一个地理实验室,可以在其中设计几个基本的实验,比如风力侵蚀、流水侵蚀等,每一届的学生入学之后都到那里动手做一做,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接触真实的世界。但是这个实验室不是真实的世界,也不是纸质的世界,它是纸质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一个桥梁。

后来有了一个契机,学校有了一笔建设实验室的钱,也有了一间可以建成实验室的房子。在别的学科还没有具体规划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向学校递交了申请和计划书。于是,2013年初,在北师大赵济教授、中科院陈佐忠教授、北师大邱维理老师的启发、支持和指导设计下,这个拥有120平方米的“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建成了。

于是,我带着高三的学生在这个实验室上了一节课,当学生看到水从“山”上冲下来,冲出一个扇形的地表形态——“冲积扇”的时候,他们非常兴奋。这让我很惊讶:“冲积扇”是高三学生最熟悉的知识点之一,几乎每次上课都会在黑板上画,学生们怎么会对如此熟悉的东西那么兴奋呢?学生们的回答解答了我的疑惑:“老师,您知道人什么时候最兴奋吗?就是心里知道的一件事,被实验印证了的时候。”

这就是实验的魅力,地理的魅力。在这个半模拟的空间中,有沙子、水、岩石等真实世界的东西,然而大的世界又被压缩在一个小尺度的空间中,学生将来走进真实世界的时候,就会对真实世界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小课堂”连接“大世界”


课堂只是在建筑空间上有局限,但对人的思维是开放的,我们要借助小课堂,把思维的大视角打开,让校园小世界无障碍地连接社会大世界。


局限在“小世界”,教师只是跟着教材“小打小闹”,很难看清楚大世界的发展轨迹,这样的教学跟不上时代变化,无法与时代接轨,是无用的教育。因此,小课堂的教学材料要取自大世界。

“情境化教学”

大世界是包含“学科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学生发展需求”的真实世界。小世界是聚焦课堂的一个“情境”。“情境”是大世界与小课堂之间建立联系的纽带。

那怎么选定一个沟通学生与社会交流的话题情境呢?我的答案是从社会中找案例,从学科知识系统中拿方法,案例如同“白菜”,方法是“刀”,教给学生,用“刀”切“菜”,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小课堂体会“用刀切菜”的大世界。

我的课堂经常会选择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案例,用书中所教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孩子整日都局限在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大多是通过电脑、手机,对世界缺乏真实的“触感”,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没有兴趣,从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世界也漠不关心,而我的课就是要让他们与外界建立联系。

比如我会告诉他们,组装生产苹果手机的工厂富士康,最早落脚我国台湾,之后为什么产业逐渐转移到大陆沿海,直至内陆?产业转移的规律是怎样的?由于很多学生正在使用苹果产品,他们会觉得这样的案例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从而增加他们的兴奋点。

把地理生活化、情境化,让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尽可能贴近。这是我的的法宝之一。当学生对你讲的东西不感兴趣的时候,就让他感受你的‘想’;当他对你讲的东西产生了兴趣时,就让他跟着你‘想’,最终的目的是让他自己‘想’。

比如在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背景、人类环境影响时,我会发散性提出很多问题,将产业转移、跨区域资源调配等知识穿插其中,授课不是让学生找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充分思考,帮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


“研究性学习”

在指导学生根据真实的地形地貌,按照一定的比例完成一个地理模型时,我与学生一起讨论方案,跪在地上画等高线、和黏土、刷石膏,一起经历失败、总结经验,直到最后的成功。

我会为学生讲解什么样的等高线做出来是山脊,什么样的等高线做出来是山谷,以及剖面图所显示的地质构造等,但更多时候是与学生们一起探索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既是参与学生讨论的引导者,也是根据学生需求及时答疑、提出建议的引导者。观察并引导学生怎样提问、怎样思考、怎样倾听、怎样评价、怎样合作。

此外,发动身边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努力让学生走进“真科学”,和真正的科学家接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金德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金锋,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王方辰,北师大邱维理、邹学勇……这些科学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曾经被请进四中的课堂,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我的想法是,要让学生有个“高起点”,知道什么是专业水准,将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引导学生做科学,教师必须是半个科学家。除了帮助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之外,我自己也努力成为“半个科学家”。从2000年以来,除了带学生赴新疆、内蒙古、海南等地进行野外科考外,我还跟随民间科考队奔赴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考察了长江、黄河源区;进入可可西里腹地,在人迹罕至处留下足迹。



“地理思维”成就“未来视角”


中学的学科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梳理出清晰的学科主线、把握准学科的核心方向,实践训练学科基本方法,不断强化地理视角、地理思维和地理的应用价值。


在文科生的心中,地理是一门相对偏理科的学科,也是许多文科生感到有点“搞不定”的学科,这就需要对学生“地理思维”的训练。

无论教材知识多么丰富、繁杂,只要“教什么”的主导思想清楚,千变万化的知识只是承载思想的载体,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只要经历了核心思想的思维训练,就拥有了从地理视角应对未来世界的本领。


“每天看图十分钟”

我的许多学生在毕业多年之后,仍能保持一个习惯——每天看图十分钟。这是我在高一的第一节课对学生们就做出的要求。

学地理,地图是工具。“每天看图十分钟,这张地图就会潜移默化地印在你的脑子里。如果你对世界了如指掌,你就会自信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句话我几乎每天挂在嘴边。

而针对看图的方法,我们主张每天沿着一条线路看,比如红军长征的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大战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甚至唐三藏取经的路线等,在看地图的过程中,思考这些地方的政治、经济、农业等方面的背景。

除了“看”地图之外,还会在课间的时候鼓励同学们聚在一起,选某条经纬线“走上一圈”,聊聊“途中”会涉及的地形地貌和人文地理特征;或是让学生们拿张纸,剪一个洞,随便放在地图的一个地方,然后把这个地方放大,用各个圈层去分析它的区位因素。


“独特的区域分析方式”

在讲区域综合治理的时候,我会让学生们自己挑选一个区域,然后一一把要素叠加上去,经纬度、海陆位置、圈层、地形、地貌、气候、人类活动……这种授课方式特别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尤其是一些平时喜欢玩电脑游戏的男生,他们会有一种玩“模拟城市”的感觉,仿佛每个区域都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且比玩游戏更有成就感。

在这种‘玩儿’当中,很自然地就会掌握一套解构区域、重建区域的方法。“我对这种学习方法非常热衷,乐此不疲,以至于每天晚自习一到天气预报时间就利用那短短的几分钟考验自己分析区域的能力。即便到两年后的今天,这套思维程序都是我在碰到地图时一个自然而然的反应。”有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对我说。

在学生们的印象中,我的课是用问题串起来的。2003届学生穆峥至今仍记得李老师讲城市区位选择的时候,讲述了鲁尔工业区发展变化的历史:为什么鲁尔工业区能够发展成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为什么随着技术的发展鲁尔区衰落了?鲁尔区又是怎样复兴的?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中国的哪个地区和鲁尔最相似?这一连串的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那一刻的讨论与思考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具体的内容也早已记不清楚,但沉淀下的财富——智慧地发问、不懈地求索,将使我受益无穷。”

在我的课堂上,听不到慷慨激昂的话语,也看不到因为幽默的语言而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的场景,“上了李老师两年的地理课,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没有一节课能称得上华丽,但总能在她平实的讲述中发现惊喜。”对的,这就是我的地理课。

声明 | 本文为综合整理。主要来源:现代教育报《李京燕:与学生一起“玩转”地理》,如有侵权请作者联系处理。欢迎朋友圈分享,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责任编辑 | 田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